
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,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,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。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《唐山大地震》观后感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《唐山大地震》观后感 篇1昨天,我们一家人去看了《唐山大地震》,我受到了震撼。
主人公是一个家庭:由妈妈李元妮,爸爸方大强,姐姐方登和弟弟方达组成,在地震的前夕,许许多多的蜻蜓飞过,飞往遥远的城外,人们只是奇怪怎么有这么多的蜻蜓,并没有在意蜻蜓给人们的预兆。晚上,方登和方达睡在家里,他们的爸爸妈妈睡在卡车里。可是谁知道,就在7月28日的3时42分54秒,霎时,天崩地裂,天变成了紫色。
里氏7.8级地震开始了,地动山摇,开始的时候,墙上裂开了缝,并且越来越深,惊醒后的方登方达趴在窗户边使劲的喊他们的爸爸、妈妈,方大强把李元妮往旁边一拉,自己冲向摇摇欲坠的楼,随之,楼塌了,方大强被埋在下面。一会儿,地震停止了,再看看地上,血流成河,尸体成堆,废墟一片接着一片,那些躲过废墟的人们,身上的鲜血不断地流着,尸横片野,而且很多人都妻离子散、家破人亡,场面惨不忍睹。
找到了方大强,可是方大强已经离开人世了。大家又继续找,找到了方登和方达,弟弟方登在大声的喊妈妈,而姐姐因为没有力气喊,但是找了一块石头,不停地敲地。可是新的问题出现了,姐弟俩被压在一块水泥板下,如果救姐姐那头,弟弟就凶多吉少;如果救弟弟,姐姐就凶多吉少,在方登和方达生与死的面前,李元妮选择了弟弟方达,救出方达后方达却成了残疾人,少了一只胳膊。姐姐方登在运尸车上醒了, ……此处隐藏7927个字……都是在地震中死去的人。我看见一位老人在看他在地震中死去的妻子、儿子、妹妹。我看到他死去的儿子仅有五岁时,我哭了。
这是第一部让我流泪的电影。
《唐山大地震》观后感 篇14在前几天日本发生大地震之后,作为一个经历过08年汶川大地震的人,我对灾区人民表示同情,同时,也对他们这种精神表示敬佩。恰好,去年出品的《唐山大地震》我还没有看过,于是今晚就抽时间去重温那段难忘的日子。
首先说唐山地震,个人认为既是天灾也是人祸,同三年自然灾害一样,人为因素起了推波助澜,火上浇油的因素。尽管已经预测到了唐山一带可能发生地震,但是还是由于那个时代所富有的某些因素,未能够成功发布地震预报,导致伤亡惨重。事后,又由于时代富有的其他因素,不接受国际上的救援,而且是号召大家发挥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精神,伤亡进一步增加。比起汶川地震,除了在经济物质上的条件好一些减少了伤亡,时代主流思想的变化以及震后对待国外救援态度的变化,证明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确实是在大步向前进的。
这部电影讲诉了一家四口,夫妻和姐弟,地震中父亲先去世,用自己的命换回来母亲的命,由于姐弟俩都被同一块预制板压着,在被救援人员问及先救哪一个的时候,尽管母亲坚持两个都要救,但是时间以及当时的情形决定了只能在两者当中做出选择(这种选择我相信我们每个人漫长的人生岁月都会遇到,建议多看一下哈佛大学公开课程:公平:如何做是好),母亲选择了救弟弟。这句话被姐姐牢牢的记在了心里。随着姐弟俩被挖出,母亲以为姐姐已经死了,就带着弟弟离开。哪知道姐姐在尸体堆里面醒来,遇上了救援的解放军夫妇,并被收养。在高考前一次回唐山的机会,肄业后的很多机会她都没有回唐山寻找亲人,因为即使她的父母回着,在她心里,也已经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