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,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,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。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《中国机长》观后感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《中国机长》观后感1《中国机长》是一部让人看完不得不泪流满面的电影,这是一部惊心动魄的电影。记得电影刚上映的时候,也就是去年的10月1日,我就为它送出了一张电影票,今天在家重新观看后,不由得又竖起了大拇指。
20xx年5月14日,重庆飞往拉萨的川航3u8633航班如往常一样飞跃青藏高原,在9800米的高空巡航,受气流影响,置于高空的客机驾驶舱副驶驾侧的挡风玻璃突然破裂,随后直接脱落,驾驶舱瞬间失压,副驾驶半个身子被吸出了窗外。冷风尤如尖刀,这时已不再是形容,而是事实,在这种根本无法生存的状态下,很少有人能临危不乱,但是在这种危机之下,机长刘传健依然保持冷静,因为他是一个训练有素的机长,因为他背负的是100多人的性命。
飞机航线稍有缓好又进入了云团,带领我们进入到了紧张刺激的时刻,进入云团的那一刻飞机与地面断了联系,但地面的工作人员从来没有放弃,一直在尽最大的努力与飞机取得联系。在这一望无际的天空上,遭受闪电,雷声的环境中,机长临危不乱。机长也努力的平静自己的心情,即使乘客们已经进入慌乱状态,但乘务长仍然在一遍一遍安抚乘客。乘务们更是尽自己的努力来帮助所有乘客冷静下来。
最后机长在他多年驾驶经验下,以及同伴的鼓励,冲出了云团,与地面取得了联系,并且带领119位乘客与9位工作人员全部安全落地。
在电影 ……此处隐藏10219个字……x年5月14日,四川航空3U866重庆至拉萨航班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,机组实施紧急下降,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,所有乘客平安落地,机组处置堪称"史诗级"处置,机长刘传健成为全网"英雄"机长。
当很多人问起刘传健机长危情发生时,是什么力量让他能够力排万难,控制住危情并成功备降时,他回答的简单而坚定,"没考虑自己身体,只想控制住飞机"。同时面对大家的称赞也淡淡地表示都是应该做的,我们的责任就是要竭力保证乘客的安全。大灾大难面前,我们看到了一个英雄机长身上勇于担当、敢于担当的中华精神。因为责任,因为担当,他才能将自身安全置身于危险之外,靠着自己强硬的专业素质和临危不惧的意志力,带领全体机组成员,合力安抚乘客情绪,并成功备降,给了全机乘客一个满意的答案,给了一百个家庭一个劫后余生的幸福和感动。
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修身,齐家,治国,平天下为准的责任意识、担当精神。花木兰替父从军体现的是一位儿女对父母、对家庭的责任;精忠报国体现的是南宋名将岳飞对国家的责任;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,体现的是范仲淹对人民的责任。而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的时代背景下,有一部分人面对种种诱惑却丧失了最基本的责任意识,随波逐流,不求无过,但求无憾,问心无愧足矣。这是一种极大的没有责任心,不敢担当的表现。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,我们更应强化责任意识,勇于担当,敢于担当。我们的党员干部要"在其位谋其政",不论职务高低,一旦走上了工作岗位,就要勇于挑担子、负责任。对于应负的责任,迎着风险也要干好,实践担当的精神,提升担当的能力,做到敢担当,能担当,会担当,善担当。如此,才能对人民负责,对党和政府负责,在负责任、尽责任的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、享受人生的快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