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日常学习、工作抑或是生活中,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,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、联想力、想象力、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。如何写一篇有思想、有文采的作文呢?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难忘的第一次作文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难忘的第一次作文1去年暑假,我回到老家,正好赶上割稻的时候。于是,我这个被家人宠坏的小孩,竟然当了一回“农民”。
早晨,天还蒙蒙亮,奶奶便拿着镰刀走出了家门,正好被喜欢早起的我碰了个正着。我看着奶奶手上的镰刀,好奇地问:“奶奶,您这是要去干什么?”“去割稻呀!”奶奶回答。我听了,好奇极了,缠着奶奶要去割稻子。奶奶拗不过我,只好又选了把小镰刀,让我跟着她到稻田里。
来到田里,刚刚成熟的稻子在微风中摇曳着,稻叶上还有晶莹的露珠。奶奶做了示范,反复交代我要注意姿势,小心割到自己。我漫不经心地听着,心想谁会这么傻,将镰刀往自己手上割。奶奶到旁边割稻子了。我弯下腰,随手抓了一把稻子,拿着镰刀的手顺势朝下一砍,谁知手一抖,镰刀口就滑到了我的鞋子上。我顿时吓了一大跳,鞋面上留下了一道浅浅的刀痕,虽然没什么大碍,但还是吓出了一身冷汗。我呆呆地站在那里,第一次割稻的新鲜感一扫而光。奶奶见我这个样子,走过来,让我拿着镰刀回家。就这么半途而废,我又觉得不甘心,沉吟了一会儿,决心留下来。奶奶站在我身边,对我说:“哪有一看就会的?是我没手把手地教你。来,一步一步跟着我做!”奶奶用左手抓住一把稻子,刀口放平,一下就割了一把稻子,留下的稻茬既短又平。我每一步依葫芦画瓢,也割了满满一把稻子。嘿!还 ……此处隐藏13604个字……及待的策马奔腾。看电视,剧中的人物骑起马来乃是得心应手,运转自如,我也迫不及待的学他们的样子,没等教官过来,就扯了扯缰绳,脚踢了踢马肚子,大喊一声:“驾!”马小跑了起来。待跑过一小段距离后,我把缰绳往回拉,试图让它停下,可谁知马依旧跑着,如疯了一般,愈跑愈快,尾巴在后面大幅度的扫来扫去。我开始害怕,慌了手脚,手握不住缰绳,脚踩不住马镫,只能使劲搂着马脖子,险些就从马背上跌下,还好教官及时赶到。
带我调整好重新做上马背,教官在一旁手把手的教我:“要前进时用脚踢下马肚子,同时把缰绳紧握手中。右转就扯右边缰绳,左转就扯左边缰绳,停下时身子往后倾,缰绳往后拉。注意跑时屁股要凌空,身子使劲往前倾,不要把马蹬踩空……好了,上路吧!”惊魂未定的我小心翼翼的扯了扯缰绳,对教官持以怀疑的神情,显然我不相信教官的一番话可以这么快使马安静下来。但教官没说什么,只是点点头,马上路了。马一路小跑追上了众人,尾巴还是在后面甩来甩去,但我似乎和他达成了一种默契。我和马从未相识,但是他知道我要去向何方。我的心放松了下来,悠闲地骑着,对马抱以很大的信心。
或许是时间久了,马居然也渐渐和我熟络起来,不再像先前那样焦躁了安分的伴我渡过河流。我们之间的默契感是那么明显,尽管清澈冰凉的河水溅湿了我的衣裤,但是我仍然扯着缰绳自如的驾驭者,享受这份静谧的快乐。
二胡老师在我学《战马奔腾》时曾不断的告诫我:“凡事都要讲究技巧,掌握技巧,还要多练,熟能生巧,这样才能拉出好听的曲子。”是啊,做事都要掌握技巧,会活学活用,多练,才会收获。
现在拉着《战马奔腾》;曲子中阵阵马嘶和阵阵马蹄在耳畔响起,使我又不禁想起了第一次骑马,教官的指导和二胡老师的告诫:掌握技巧,熟能生巧……